學術簡曆
曹素梅,女,醫學博士,臨床副研究員,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1971年11月10日出生,1994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4年考入中山醫科大學攻讀腫瘤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腫瘤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流行病室及鼻咽癌科從事鼻咽癌的早診篩查和臨床工作。2003年獲腫瘤學博士學位。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副主任、預防醫學部副主任。現任腫瘤預防研究室副主任,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腫瘤防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臨床流行病學委員會青年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預防和流行病學研究。先後篩選和鑒定了鼻咽癌篩查新指标,并在高發現場組織開展了6萬人群的鼻咽癌整群随機對照篩查研究,提高鼻咽癌早診率至70%以上。相關研究獲“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太阳集团app首页“5010”項目NCI國際合作基金的資助,研究結果在Cancer、Am J Epidemiol、Int J Cancer、Plos one等雜志發表。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著12篇,其中SCI論文6篇,參加編寫專著5部。
教育經曆: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臨床腫瘤學專業 獲醫學博士學位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 中山醫科大學臨床腫瘤學專業 獲醫學碩士學位
1989年9月至1994年7月 河南醫科大學預防醫學系 獲醫學本科學位
工作經曆:
2013年11月至今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腫瘤預防研究室 科副主任、臨床副研究員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 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流行病學與統計系 訪問學者
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預防醫學部 科副主任、臨床副研究員
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臨床試驗研究中心 科副主任、臨床副研究員
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流行病室、鼻咽癌科 臨床副研究員
1998年12月至2006年11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流行病室、鼻咽癌科 講師、助理研究員
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 太阳集团app首页腫瘤防治中心流行病室、鼻咽癌科 醫師、實習研究員
社會兼職
中華臨床流行病學委員會青年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協會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承擔或參與的課題
2014年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國際合作項目 Evaluati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Endoscopy to Detect Nasophayrngeal Carcinoma (NPC) in a Epstein-Barr virus (EBV)-based NPC Screening Project in China. US Dollar 200,000. Co-PI.
2014年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國際合作項目 Epstein-Barr virus (EBV) DNA as a biomarker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US Dollar 38,000. Co-PI.
201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EB病毒再激活與鼻咽粘膜早期癌變關系及其表觀遺傳學機制 70萬元 PI
2013年 太阳集团app首页“5010”項目 以VCA/IgA聯合EBNA1/IgA為篩查指标開展鼻咽癌多中心、随機對照篩查試驗 100萬元 PI
2012年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基金 Use of new biomarkers within serum proteomics to enhance differenti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39800KR. PI.
2012年 衛生部公益性行業基金 運用鼻咽癌新篩查方案開展人群随機對照篩查研究的效果評價 101萬元 第二
2009年 太阳集团app首页“5010”項目 誘導化療+同時期化放療治療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多中心、随機對照臨床試驗 100萬元 第二
2009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DC-SIGN介導EBV感染iDC細胞和鼻咽上皮細胞分子機制研究 32萬元 第二
2009年 科技部“863”計劃 EBV全蛋白組芯片篩選鼻咽癌血清免疫學标志的研究147萬元 第三
2011年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以腫瘤患者家屬為對象的防癌科普知識宣傳 6萬元 第三
2009年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口腔、口咽癌與高緻病性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病例對照研究 5萬元 第三
2008年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 鼻咽癌高發現場篩查及早診早治方案評價 395萬元 參加
2012年 科技部“863”計劃 鼻咽癌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技術 1170萬元 參加
2008年 NIH RO1項目 Gene-Environment-EBV interactions of etiology of NPC US. Dollar 2000,000. 參加
2008年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華南腫瘤資源庫和遺傳信息科學數據庫平台建設 10萬元 第四
2007年 科技部“863”計劃 鼻咽癌早期診斷新方法研究 230萬元 第五
近期發表的主要文章
1. Ji MF, Huang QH, Yu X, Liu Z, Li X, Zhang LF, Wang P, Xie SH, Rao HL, Fang F, Guo X, Liu Q, Hong MH, Ye W, Zeng YX, Cao SM (Corresponding Author). Evaluation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load to distinguis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from healthy high-risk popul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Cancer. 2014; 120(9):1353-60. (IF 4.901)
2. Liu Z, Ji MF, Huang QH, Fang F, Liu Q, Jia WH, Guo X, Xie SH, Chen F, Liu Y,Mo HY, Liu WL, Yu YL, Cheng WM, Yang YY, Wu BH, Wei KR, Ling W, Lin X, Lin EH, Ye W, Hong MH, Zeng YX,Cao SM (Corresponding Author). Two 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serologic antibody test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creening: results from the initial phase of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southern china. Am J Epidemiol. 2013; 177(3): 242-50. (IF 4.975)
3. Liu Y, Huang Q, Liu W, Liu Q, Jia W, Chang E, Chen F, Liu Z, Guo X, Mo H, Chen J, Rao D, Ye W, Cao S (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 M. Establishment of VCA and EBNA1 IgA-based combination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s preferred screening method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two-stage design with a preliminary performance study and a mass screening in southern China. Int J Cancer. 2012; 131(2):406-16. (IF 5.007)
4. Cao SM, Liu Z, Jia WH, Huang QH, Liu Q, Guo X, Huang TB, Ye W, Hong MH. Fluctuations of Epstein-Barr Virus Serological Antibodies and Risk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Screening Study with a 20-Year Follow-Up. Plos One. 2011; 6(4): e19100. (IF 3.534)
5. Chen F, Huang QH, Fang F, Liu ZW, Liu K, Xie SH, Liu Q, Hong MH, Liao ZE, Ye WM, Zeng YX, Cao SM (Corresponding Author). Interval cancer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creening: comparing two screening intervals after a negative initial screening result. J Med Screen. 2012; 19(4):195-200. (IF 2.722)
6. Cao SM, Chen SH, Qian CN, Liu Q, Xia YF. Famili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 possess distinguish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China. Chin J Cancer Res. 2014 Oct; 26(5):543-9. (IF 0.932)
7. SuMei Cao (Corresponding Author), Malcolm J. Simons, ChaoNan Qian. The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1; 30(2), 114-119.
8. 陳峰,劉科,黃啟洪,劉智偉,曹素梅(通訊作者). EB病毒殼抗原IgA抗體不同變動趨勢的人群鼻鼻咽癌發病情況比較.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2, 46(2): 125-8.
9. 劉科, 陳峰, 黃啟洪, 李豔華, 曹素梅(通訊作者). 四會市篩查人群中鼻咽癌患者長期生存情況分析.中國腫瘤臨床. 2011, 38 (1): 630-633.
10. Cao SM, JieKai Yu, QiuYan Chen, et al.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using 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and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rofiles of the serum proteome.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0; 29(8):721-728
11. 淩偉, 曹素梅 (通訊作者),黃啟洪,李豔華,鄧滿全. 廣東四會鼻咽癌患者治療前EB病毒VCA/IgA抗體水平. 癌症. 2009, 28(1): 73-75.
12. 曹素梅,餘捷凱,陳福晉, 楊安奎,陳文寬, 李甯炜. 血清蛋白質譜結合人工神經網絡在頭頸部鱗癌診斷中的研究. 癌症. 2007, 26(7):767-770.
13. Xu FH, Xiong D, Xu YF, Cao SM, Xue WQ, Qin HD, Liu WS, Cao JY, Zhang Y, Feng QS, Chen LZ, Li MZ, Liu ZW, Liu Q, Hong MH, Shugart YY, Zeng YX, Zeng MS, Jia WH. An epidemi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risk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epstein-barr virus activation. J Natl Cancer Inst. 2012; 104(18):1396-410. (IF 13.7)
14. Rao DP, Gu J, Meng XH, Zhang Q, Fu MQ, Liu Y, Chen F, Cao SM, Hong MH, Liu Q. An efficacy analysi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creening of different screening intervals. Int Med Res. 2012; 40(2):525-536. (IF 0.8)
15. Huang PY, Cao KJ, Guo X, Mo HY, Guo L, Xiang YQ, Deng MQ, Qiu F, Cao SM, GuoY, Zhang L, Li NW, Sun R, Chen QY, Luo DH, Hua YJ, Mai HQ, Hong MH.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plus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induction chemotherapy plus radiotherapy for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ral Oncol. 2012; 48(10):1038-1044. (IF 2.6)
16. Lv X, Xiang YQ, Cao SM, Qian CN, Li NW, Guo L, Mai HQ, Chen QY, Huang PY, Luo D, Cao KJ, Hong MH, Guo X. 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elevated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ore distant metastases and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 after treatment. Head Neck. 2011; 33(6):780-785. (IF 2.8)
17. 饒東平, 柳青, 曹素梅. 利用Markov模型進行鼻咽癌篩查的成本效果評價. 中華腫瘤雜志. 2012, 34(7): 549-553.
公開出版的專著:
1. 參編 《腫瘤真相------鼻咽癌》,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10月
2. 參編《鼻咽癌臨床多學科綜合診斷與鑒别診斷》,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3年2月
3. 參編 《鼻咽癌診斷治療》,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4. 參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Springer,2010
5. 參編 《黑色素瘤基礎與臨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11月
研究生培養情況
招生專業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公共衛生碩士(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