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 稱】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學位/學曆】博士/研究生
【學習經曆】
1995年本科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1995-2002,太阳集团1088vip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1998年參加工作,在太阳集团1088vip任教至今。
【研究方向及興趣】
行為及心理流行病學、慢性病流行病學、環境污染與健康效應。已初步建立青少年健康行為研究隊列、抑郁症患者及阈下人群研究隊列。
【論文代表作】(近五年)
近年發表的部分文章:
1.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al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8 (2016) 355–362.
http://dx.doi.org/10.1016/j.jad.2016.10.004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medical use of prescription drug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JAMA Pediatr. Doi: 10.1001 /jamapediatrics.2016.1802
3.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non-medical use of prescription drug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ddiction. 2017 Sep;112(9):1600-1609.
4.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n-medical use of prescription drugs and suicidal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rug Alcohol Depend. 2017 Sep 1;178:20-27.
5. Association between nonmedical use of opioids or sedatives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n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9 Jun;53(6):559-569.
【研究項目】
作為項目主持人主持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包括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其它省部級及橫向科研項目30餘項,并作為子任務負責人及骨幹成員參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部乙肝、艾滋病防治重大專項等項目的科研工作。
正在承擔的部分項目:
1. 基于隊列的抑郁症規範化防治及管理的實施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500萬,2018.01.01-2022.12.31)
2. 基于整合素質--應激模型的男性同性戀抑郁症狀影響因素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5萬,2017.01.01-2020.12.31)
3. 基于整合素質--應激模型的男性同性戀抑郁症狀影響因素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2018.01.01-2019.12.31)
4. 中國南方地區主動健康雲平台示範應用與評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56萬,2018.12.1-2022.12.31
5. BMP/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及環境因素與兒童青少年高度近視的關系,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7.05.01-2020.05.01)
6. 基于健康促進生态學模式的近視綜合幹預模式創建與評價研究,廣州市科技計劃民生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00萬,2018.04.01-2021.03.31)
【社會兼職】
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眼科學分會副主委、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聯系方式】
地 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74号
電 話:020-87332477
E-mail:luciyong@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