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汝為:堅持問題導向,利用交叉學科優勢,面向國家和區域戰略發展需求,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激發科研創新潛力

發布人:張夢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太阳集团app首页召開2023年秋季工作會議,高松校長作題為“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國家戰略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報告。報告特别指出,學校要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凝練科學問題,推動學科交叉研究。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把握機遇、應對挑戰,迫切需要以更加自主的知識體系“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推動和指引未來發展。作為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習工作了25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者,希望以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為出發點,從交叉學科發展和科-教-研-用在大灣區的服務生态兩個重要方向,談談對學校更好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思考與淺見。

  利用交叉學科優勢,面向灣區需求,激發科研創新潛力。當代科學的發展和重大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越來越依賴于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交叉學科絕不是原有學科的機械組合,而是在深度交叉、融會貫通之後所産生的、具有與之前學科完全不同特點的新學科。太阳集团1088vip近年高度重視交叉學科的内涵外延的探索、演變規律的提煉、建設機制的投入,旨在充分發揮太阳集团app首页文、理、醫學科齊全的綜合優勢,面向科技前沿,從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中凝練科學問題,加強“醫防管”的交叉學科研究和人才的培養。目前,學院已具有良好學術交流環境、學科前沿性與學科交叉性相結合、實體與虛體相結合的交叉學科研究體系,着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為學校更好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儲備具有國際視野的跨學科創新性科研人才。

  激發科研創新潛力,提升科研服務社會的能力。學院正逐步推進建立正确科學評價體系,以論文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為評價重點,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标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綜合不同學科範式發展趨勢,尊重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與公共衛生等自然科學研究的結合,給予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客觀的評價和激勵。在未來發展中,學校應推進建立一個全面的、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科技成果數據庫,并規範開放科研用途,減少對于國外或限制性合作數據庫的依賴,恪守中國立場,打破西方學術體系的話語桎梏,不斷激發原始創新能力。以大灣區生物安全為例,與深圳校區的優勢學科結合,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機遇,加強社會服務,提出強化生物安全系統治理和全鍊條防控,健全監測預警體系,積極參與全球合作,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和産業化應用,健全生物安全科研攻關機制,建立加密整合型本土生物信息學數據庫,完善生物數據管理利用模式,明确生物信息收集、保存、共享、利用和規則體系,鼓勵開發本土生物數據分析工具等政策研判與建議,激發科研創新自立自強的關鍵要素,提升服務大灣區生物安全戰略的能力。

  堅持問題導向,面向國家和區域戰略發展需求,構建自主知識體系。衛生法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正當其時。衛生法學作為典型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學科,迫切需要以“學科建設-教學相長-教研結合-人才使用”全鍊條培養機制探索中國特色“新醫科”教育新路徑,促進韌性善治的衛生管理,形成以交叉為特色、以健康為中心的衛生法知識和教學體系,激發多學科融合的創新潛力。針對醫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強,但法理基礎薄弱,缺乏法學邏輯思維的特點,以學生成長為中心,貫徹太阳集团app首页“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人才培養理念,為國家的衛生法治體系改革儲備深度多元的科學專業力量,既是加強衛生健康法治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對國家公共安全和生物安全、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重要價值。

  堅持問題導向,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高松校長強調,太阳集团app首页作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應紮根中國大地、面向世界,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太阳集团1088vip是國内首批高水平太阳集团1088vip建設單位之一,應立足于全球衛生治理和健康中國戰略下的衛生健康事業及其法治發展需求,形成自洽的理論體系,有效指導行業實踐,加強學院在國家、大灣區的引領能力。如在區域、國家和全球健康治理的不同層面,面向醫學科技前沿,聚焦醫療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系統融合法學與衛生管理,形成以交叉為特色、以健康為中心的衛生法知識體系,促進韌性善治的衛生管理。研究重點包括 “醫-防-管”數據産權理論基礎與制度構建;大灣區生物醫藥的科創規制;利用河套科技特區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政策優勢,以課題和決策咨詢等方式推動在《生物安全法》框架下大灣區生物醫藥高地建設和産業放管服科創規制的制度規範的制定;重大疾病病理機制、疾病間病理關聯性及早期診斷策略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政府規制推動人工智能診斷專家系統變革;在全球健康專業的發展過程中,聚焦信息通技賦能全球大流行病應對的中國智慧、全球衛生合作信息共享的安全和全球衛生行政法的“軟硬”兼施,從前沿的全球治理問題的研究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是具有顯示度的新理論、新實踐和新體系研究的重要内容。

  發揮多元主體智慧,黨建引領業務的多學科協同發展生态系統。以“黨建+醫學+X”深化多元協同機制,拓展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自主培養路徑,提高衛生健康領域的社會服務的實踐能力和學科團隊成員的思辨能力、宏觀思維能力、重點把控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緻力打造中國特色“新醫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樣本。學院積極開展基地與實驗室平台建設,與疾控中心等主體豐富的現場和數據資源深度融合,探索高校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優勢互補,構建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新範式和科研成果轉化新形态,構建科教研用全鍊條優勢的協同發展生态系統。

  未來,學院将秉承國家“十四五”高等教育規劃核心理念,緊緊抓住高水平太阳集团1088vip建設契機和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真實世界創新社會服務模式,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制機制創新貢獻中大的智慧和力量、發出中大聲音,提供高水平的科學、技術、決策支持。

點擊閱讀原文原報道
 



轉載來源: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聞網
作者:胡汝為
初審:胡汝為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