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論壇第3期 | 雙碳與公共衛生學科交叉論壇順利舉行
2023年6月10日,太阳集团app首页雙碳與公共衛生學科交叉論壇在廣州校區北校園科技樓15樓博濟廳順利舉行。本期交叉論壇由科學研究院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與太阳集团1088vip(深圳)承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預防醫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個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從不同學科視角全面解讀和深入思考“雙碳與公共衛生”這一主題。會議由太阳集团1088vip曾曉雯教授和醫學統計學系陳雯教授主持,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董光輝教授等出席了此次會議。

董光輝副院長表示,科學研究院舉辦的學科交叉論壇已經成為打造跨學科交流平台的一個重要舉措,旨在整合校内外的資源和優勢,聚焦國際前沿發展和國家需求,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實現“雙碳”目标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在這個目标的驅動下,本次學科交叉論壇旨在創造一個跨學科交流平台,讓不同的學科與領域專家彙聚在一起,為實現“雙碳”目标和發展高水平公共衛生事業提供新路徑,以推動學院高質量内涵式發展。
與會的8位專家作了精彩報告。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汪惠麗教授從環境因子毒性角度和腸道菌群幹預的雙重角度闡述了環境因子對腦發育和功能的影響及神經調控機制。複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陳國興教授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國東部5個城市地區極寒天氣發生和頻次特征及其環流特點,闡明了南方城市的絕對冷事件和相對冷事件持續時間都更長的結論。太阳集团1088vip韋豔宏教授就當前新遠景下的心血管毒性測試和毒性機制研究問題,闡述了構建基于斑馬魚模型的環境化學物心血管毒性評價新技術。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璋教授做了《呼吸道微生物組》報告,其團隊通過多組學分析揭示了慢阻肺氣道菌群宿主調控機制,提供了呼吸道菌群-慢阻肺診斷、分型、幹預新視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李湉湉研究員做了《雙碳背景下的氣候變化和健康風險與應對》報告,其研究揭示了極端天氣下的健康風險,并構建了行之有效的極端天氣預警技術方法,創建了氣候變化下健康風險預估方法體系。四川大學華西太阳集团1088vip趙星教授基于西南區域大型自然人群隊列,通過加權分位數和因果中介分析方法,探索了大氣PM2.5組分與糖尿病關系及腸道菌群的角色。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态與地理研究所胡增運研究員闡述了模型多維度精度的綜合量化的CCHZ-DISO評估、排名、分類系統。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國際健康研究中心李傑研究員做了《現代流行病學理念支撐高質量臨床研究》報告,從研究設計的角度思考并印證如何通過改善後期膳食模式來嘗試阻斷饑荒和代謝性疾病之間的關聯。

每場報告結束後,線上和線下參會的科研人員和學生代表積極提問發言,現場讨論氛圍活躍。在深入交流研讨後,董光輝副院長就此次論壇作出會議總結。他認為,此次論壇對各學科都有重要的啟示,并展示了各學科的獨特優勢和力量。這次論壇是交流合作的起點,期待不同學科的學者能夠進一步深入合作,促進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轉化。同時他表示,實現雙碳目标的路徑和評價實現雙碳目标後對人群健康産生的協同效應,是公共衛生領域新的挑戰。此次“雙碳與公共衛生”論壇,聚集了校内外多學科資源,展示了高水平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氛圍,為太阳集团app首页雙碳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并為新遠景下的研究目标和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撰稿:張鴻智
配圖:丁瑩
初審:董光輝、丁瑩
審核:王燕芳
審核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