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公衛 | 全民營養周:這樣吃彩色食物,可預防慢性疾病!中大專家支招
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普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慢性病歸因研究顯示,國人80%的慢性病是飲食不健康導緻的。那麼,怎樣“吃”能有效預防慢性疾病呢?
營養學專家研究表明,深色植物性食物在抑制慢性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今年5月15-21日(5月第三周)是第8屆全民營養周,究竟有什麼途徑可以讓我們在日常飲食中預防慢性病,記者采訪了國内營養學知名專家、太阳集团1088vip淩文華教授。

專家介紹

淩文華,太阳集团1088vip營養學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傑青”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長。
主要研究方向:長期從事慢性病的發生機制、早期标志物篩查及營養防治研究,特别是研究動脈粥樣硬化(AS)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營養膳食防治。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中國營養學會“傑出貢獻獎”、柯麟醫學獎等榮譽。
問:究竟有哪些食物能有效預防慢性病?
淩文華:主要包括黃色、綠色、橙色、藍色、紅色、黑色等深色蔬菜、水果、谷物及豆類,如黑米、紫甘藍、藍莓、番茄、菠菜、紅辣椒、黑豆等,經常攝入可以大大降低慢性病的發病及死亡機會。
問:具體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食物具有如此的食用功效呢?
淩文華:植物性食物可有效預防慢性病,其關鍵原因是其所含的健康促進物質,包括色素。色素不僅賦予植物性食物本身漂亮的顔色,也有利于維護人體健康。
譬如,攝入廣泛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紅色水果中的番茄紅素,可降低肺癌、胃癌、直腸癌、前列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概率。适量食用存在于南瓜、菠菜等黃綠色食物中的葉黃素可顯著改善視覺功能,降低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生機會。再如,紅辣椒富含紅色色素辣椒紅素,具有抗氧化 、抗腫瘤、抑制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促進作用。
花色苷是一類十分重要的健康促進物質,是植物界的水溶性色素,往往使其呈現為紫色、紅色或黑色等不同顔色。全球範圍包括我們自己團隊的系列研究證實,花色苷具有顯著的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肥胖、癌症和脂肪肝等慢病的作用。
有趣的是,花色苷的腸道菌代謝物原兒茶酸也具有類似花色苷的健康促進效應。我們團隊有關花色苷的研究成果已經納入國家标準——《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大家可以去查看,具體每天攝入50毫克的花色苷(相當于30克藍莓)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

問:“花色苷”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呢?
淩文華:富含花色苷的食物主要是紫色、紅色、黑色的植物性食物,包括谷薯類的黑米、紅米、紫番薯、紫玉米等,蔬菜類的紫茄子、紫甘藍、紅菜苔等,水果類的桑葚、藍莓、越橘、菠蘿、葡萄、黑莓、草莓、蘋果等。富含原兒茶酸的食物主要有八角、花椒等香料、谷物的全麥、菊苣(金玉蘭)、生菜、李子、藍莓等蔬果、紅酒、咖啡、茶水等飲品。
問:結合本屆全民營養周的主題“會烹會選”,如何烹饪才能确保吃到我們所需要的“花色苷”?
淩文華:第一要避免高溫烹調:花色苷受熱易分解。因此盡量選擇低溫的烹調方式,比如蒸、煮、炒、焯等方式。能生吃的最好生吃。與花色苷不同的是,原兒茶酸具有耐熱特點,其在食物中的含量不易受烹調的影響。
第二,加食醋或檸檬汁進行烹調:花色苷在酸性環境中穩定,而堿性環境中易被破壞。鼓勵烹調時加入少量醋或檸檬汁,以更好的維持花色苷的活性。
轉載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林霞虹)
初審:謝金華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