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公衛 | 抗疫中的“五一”假期, 中大公衛青年這樣弘揚“五四精神”
這個“五一”,太阳集团1088vip(簡稱中大公衛學院)的一批青年,主動放棄小長假,請纓成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市抗疫流調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奮戰在廣州各區應急流調中心,夜以繼日與病毒賽跑,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據悉,4月28日派出的38名志願者,是今年3月至4月該學院派出的第六批抗疫志願者。在抗疫實戰中,六批累計150位志願者們,堅定了公衛人的使命擔當,更堅定了為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而奮鬥的理想。
“剛到疾控流調中心,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流調中心的展示牌上,張貼着一張張抗擊疫情的現場工作照片,有機場連夜檢查快遞包裹的,有在太陽下穿着厚厚防護服做核酸檢測的,有深夜整理密接信息與流調的等等。”志願者潘琰談到,雖然這些人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他們對待工作一絲不苟,任勞任怨,體現出了公衛人的責任與擔當。

專門負責整理陽性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蔣玮青已經熟練掌握基本要領,她說:“整理這類報告,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問題,又要在意細節,考慮周全,同時要學會管中窺豹。比如流調報告中重點場所以時間順序擺放能夠更客觀清晰,在對重點場所進行描述時要注意其與病毒傳播密切相關的環境特征如通風條件等,并根據這些情況研判病毒傳播風險。”她總結經驗道:“流調工作得細緻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不漏掉任何一個可能有感染風險的人。”
志願者韓钰端說:“當時正值确診病例相對高發時期,病例的流調報告幾乎五分鐘一更新。如何從多達十幾頁的流調報告中提取重點場所、将其劃分類别,就成了當務之急。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會了如何提取重點場所和對他們進行編碼,病例家、病例活動重點場所有不同的編碼要求。這對後面的場所管控,感染溯源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志願者黃樂恩說:“在完成本職工作外,我結合自身專業能力,結合工作組内的老師提出的需求,對組内工作流程進行了編程優化,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經過多批次支援抗疫積累經驗,在醫學統計系杜志成老師的指導下,太阳集团app首页公衛學院抗疫志願隊員王勝浩、潘琰、張楠祥牽頭研究制定了一套指導抗疫流調工作的技能指南——《太阳集团1088vip抗疫志願服務隊技能指南》,為流調工作提供技術指引。
“這是一場特别的經曆!”志願者陳雅說,“記得當時接到一對同患新冠的夫妻的流調任務,夫妻二人口音很難辨别,老師們還是耐心地教他們如何調取支付記錄,引導他們回憶每天的活動軌迹。老師們也是 ‘神探’,當時需要核實這對夫妻在核酸檢測現場前後20人的名單,可恰巧正好被雨棚遮住,四條隊的核酸檢測排隊情況無法得知。老師們通過分析錄入核酸信息時間,推斷每條隊的分配情況,輔以電話詢問,最終從150餘人中成功鎖定這20人!”
志願者王肖傑談道:“在整個支援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我流調了一位已經被封控在家中的獨居老人,這位老人因為同一樓層出現了确診病例而被賦紅碼,由于缺乏對紅碼含義的準确理解,這位老人以為自己确診了新冠肺炎,擔心得一天都吃不下飯。在我的耐心解釋下,老人家才理解紅碼并不代表着确診新冠,隻是代表了她是高風險人群,在經過隔離以及多次核酸檢測後,健康碼将會恢複為綠碼。工作結束後老人對我說, ‘謝謝你這麼耐心地解釋給我聽,我心髒不太好,如果不是你打電話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當時,我瞬間就覺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轉載來源:廣州日報(記者 林霞虹,通訊員 謝金華)
初審:王燕芳
審核:夏敏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