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之校友故事 | 卞華偉:把在華附讀書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希望你媽别生氣”
校友簡介
卞華偉,1993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營養系,2018年碩士畢業于太阳集团1088vip,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務部拓展辦主任。曾參加抗擊“非典”,集體二等功,個人三等功。參與援疆援藏工作,現在湖北武漢,為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三醫院援漢醫療隊隊員,抗擊新冠肺炎一線工作!

2月9日,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三醫院再次派出133名醫療隊員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次為了支援武漢抗擊疫情,我們把醫院能帶的設備都帶走了!"中山三院營養科主任、醫務部拓展辦主任卞華偉帶去心電監拒儀丶呼吸機等設備,其中有用于重症病人搶救的EC MO(體外人工膜肺)一台。卞華偉說,任務來得太突然,2月8日晚上八時醫院接到國家指令,立即開始動員。當天也恰好是卞華偉女兒卞悠然16歲的生日。深夜接到指令,他立即叫醒全家人。“女兒還沒睡醒,迷迷糊糊的,今早我出發時,她還在睡覺,剛剛才給我打電話,給我加油。”卞華偉說,作為醫務人員危急之時,自當無條件服從國家安排,以救治病人為重。
在抗疫一線,醫生們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方便彼此認人。然而,他們最親的親人,僅憑露出的一雙眼睛、一個神态、一個習慣性的小動作,就能一眼認出這是自己心中最牽挂的人。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馳援的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把女兒的名字寫在了防護服上。

16歲的女兒卞悠然在華南師大附中讀高二,看到從武漢發來的照片那一刻,她感動不已,瞬間讀懂了這其中深沉的父愛,也明白了其中深刻的含義:“抗疫我也有責任,支持您就是我的責任!”她飽含深情地給爸爸寫了一封信。很快,卞華偉也回了一封信。相隔千裡的兩地書看哭了衆人。“求生欲”很強的卞華偉在信中的一句:希望你媽媽不要生氣,又讓人瞬間淚中帶笑。
女兒的信:
您把我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親愛的爸爸: 最近怎麼樣?一定會很累很忙吧。前一陣來的寒潮雖然過去了,但還是要注意保暖,千萬千萬不要感冒了。 實話實說,我根本沒想過您也會被選去武漢支援。專業不對口,雖然重症病人确實需要補充營養,但也應該輪不到您去。所以當元宵節那天晚上,您把我叫醒,說您要去武漢時,我完完全全覺得這是在做夢。直到早上醒來,發現家裡少了行李箱,看見您發的朋友圈,我才确信昨晚的記憶屬實。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擔心!我當然會擔心! 2003年“非典”時期,我出生在傳染隔離病房的隔壁。“非典”有多可怕,“非典”肆虐的時候人們有多慌張,而您當時作為一個在一線工作的醫生有多忙,被感染的可能性又有多高,我是完全不知道的。我記憶中的“非典”,都是“聽說”的,來自于大人們已經被時間沖淡了的記憶。 在這十七年裡,爸爸您好像親身示範了何為“忙”。早上我去上學了,您沒有起床;傍晚我回家了,您還在單位,甚至十點多我要睡覺了,您還是沒回來。是不是感覺像在發牢騷?對,沒錯,我确實有點意見。但是,我又記着每當我生病的時候,您問完狀況就脫口而出吃什麼藥,然後把藥送到我身邊,我的病也就很快好了。從健康飲食、營養搭配到堅持運動、體質鍛煉,從身體健康到心理健康,您都一直在默默地關心着我。在我心目中,您就是一個好醫生,也是一個好父親。也正是因為您,我一直對醫生這個職業,總是有一種特别的敬畏和向往。我想,此時此刻,我真的有點想您了! 2020年的春節,和往年很不一樣。除夕當晚,您所在醫院派出一支隊伍去武漢支援,而您雖然在家,也是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微信信息也忙着一條條回複。但這次,在疫情的陰霾下,我沒有抱怨,我理解您為什麼放假還會這麼忙碌。所以,我盡力地乖乖扮演好一個女兒的角色。畢竟這時,您還在廣州。 然而,元宵當晚,您出發去了武漢。開始的幾天,我真的好擔心好擔心。也許正是因為您是醫生,從疫情暴發以來,家中一直沒有什麼恐慌壓抑的情緒。慢慢地,我也沒有那麼擔憂了,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隻是睡前多了一通電話,也許是視頻,也許隻是語音,用最簡單的詞彙,說着些最普通的事情。今天氣溫怎樣,今天的盒飯好不好吃,今天在病房裡看到了什麼。隻要能聽到您熟悉的聲音,抑或是看到您新剃的光頭時,我總是有一種心安的感覺。每當這時,都會突然覺得其實沒什麼好怕的,也會堅信:疫情總會過去,您也總會平安歸來。 “沒有人想家人是英雄,但終有人須負重前行。”這次您去武漢支援,大概就是作為一名醫生,肩上所要扛的責任的體現。我要說,其實,我為此感到很自豪!在為患者的健康努力,在接收物資、調派人員的人中,有我的爸爸。這臨危受命,救死扶傷的事,夠我記一輩子的了。爸爸,我覺得您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防護服上要寫名字以方便認人,而實際上就憑您露出來的那雙眯着的眼睛,我都可以一眼确定您,就像您能在班級合照中一眼看到我一樣。然而,在從武漢發過來的照片裡,我卻看見您把我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感動?激動?心中洶湧着一時間說不清楚的感覺啊,我隻知道,原來我們都在牽挂着對方,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其中的深刻含義:抗疫我也有責任,支持您就是我的責任!爸爸,雖然我身在廣州,不在您的身邊,可是,我已經把您的名字刻在了心裡!您做的,我都能看到;您說的,我都能聽到;您的一切,我都記着呢。 身在廣州,心卻和您一樣在征途。
|
卞華偉的回信:
希望你媽媽不要生氣
親愛的女兒: 首先爸爸得向你道歉!半夜叫醒你隻簡單的同你說,接到醫院的通知,爸爸需要明天出差。忍不住吻了一下你的額頭,而沒敢同你說,爸爸這次出差,可能會時間很長,回程未定。隻能辛苦媽媽陪你!相信你會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鍛煉好身體。 從元宵你生日的第二天到達武漢,經過緊張的籌備工作和接管病區,我們的醫療工作有序地推進中。在武漢聽到第一聲春雷,迎來的卻是一場大雪。寒冷并不是南方人不可克服的困難,2020年2月17日,經過5天的治療,病區有了第一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也是同濟光谷院區接收重症患者開始的第一例出院患者。爸爸這次的工作,一方面要負責患者的營養治療,還要負責對外聯絡,保障隊員的生活交通等工作,雖然千頭萬緒,很忙很累,但是仍然積極性很高,順利地一步一步推進工作步入正軌。 當天晚上回到駐地,學校李老師把你填寫的學校調查表截圖發給我,并附上了一句話:悠然同學在調查表上寫爸爸支援武漢同濟光谷院區,寫得多自豪!我突然就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突然的告别并沒有讓你埋怨爸爸,謝謝你能理解爸爸的工作,打心底沒有反對爸爸作為醫生心中的那份執念。有時我也想,你是否應該表現出一種擔憂的神情,我才能更多地感覺到你在想我:這個連衣服都疊不整齊的爸爸,出門時間長了會不會照顧不好自己? 爸爸平時很少同你談心,主要是不想讓我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你而影響你對今後發展道路的選擇,從而給到你太多的壓力。爸爸也知道你想成為一名醫生,這意味着你之後需要學習的時間更長,今後工作壓力較大,要值夜班、可能要搶救病人以緻不能下班,或者需要随叫随到等等。 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做了醫生還有可能會面臨在未知的風險下去搶救病人的情況,就如2003年的非典和現在的新冠肺炎,而這也在無形中要求你要更透徹的了解醫生的職責。爸爸支持你的選擇,也希望成為你心目中醫者的榜樣,在大疫面前沒有退縮,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治療疾病。 進入隔離病區前,可以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想寫的内容,我很自然的寫上了你的名字(希望媽媽不要生氣),你要管理好自己,多聽媽媽的話。老師已經給你們上課了,認真學習啊!
勿念! 2020年2月22日 |
轉載自廣州日報報道:文字記者劉曉星 通訊員李芸、周晉安
鍊接:https://mp.weixin.qq.com/s/ePu7z1Mu3WCaokZ7-LQotw
初審:王燕芳
複核:郝元濤
審核發布: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