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統計學系
【曆史與現狀】
原衛生統計學教研室建立于1976年,胡孟璇教授任主任。1981年成為國内首批碩士生培養點,1985年成為全國最早的四個衛生統計學博士點之一。2002年原衛生統計學教研室與原流行病學教研室合并組建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是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專業博士點。2004年5月,原基礎醫學院數學教研室合并到本系。2019年4月成立醫學統計學系(教研室)。主要依托本系,2009年成立太阳集团app首页流動人口衛生政策研究中心,2015年成立太阳集团app首页全球衛生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
本系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方積乾)和省級教學名師(郝元濤),青年教師中有拔尖優秀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本系現有教研人員共21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實驗和技術人員3名,副研究員1名,研究助理2名,博士後4名。
教授:方積乾 郝元濤 淩莉 顧菁 陳雯
副教授:張晉昕 林愛華 郝春 賴穎斯 廖婧 張王劍
副研究員:劉裕
博士後:覃龍 杜志成 王瑩 林曉
研究助理:鄧瑜 袁柱培
實驗和技術人員:吳少敏 朱淑明 曾芳芳
【教學和人才培養】
本系是國内醫學統計學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排頭兵,經過20餘年的改革和實踐,《醫學統計學》課程形成了一套科學、系統、有效的教學理念、内容和方法。課程先後被評為廣東省精品課程(2005年)、國家級精品課程(2008年)、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2010年)、廣東省網絡教育類精品課程(2011年)、廣東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012年)、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013年)、教育部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2013年)、廣東省級教學團隊(2015年)、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7年),獲得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次(2010年)、一等獎兩次(1997年、2017年)。
本系也是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醫學統計學教育分會連續兩屆的主委單位,作為主編單位先後主編了全國規劃教材《衛生統計學》第五、六、七版,其中《衛生統計學》(第五版)被評為衛生部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獎。目前課程團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56篇,獲得教改項目22項。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方面,太阳集团app首页的《醫學統計學》是全國第一門上線的同類慕課課程。
本系承擔太阳集团app首页(醫科)各專業本科生《醫學統計學》、《衛生統計學》、《Medical Statistics》、藥學專業本科生《醫藥數理統計方法》,和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全球衛生概論》等課程的教學;承擔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MPH《醫學統計學方法及其臨床應用》、《醫學科研設計與統計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Package》、《抽樣調查技術及其應用》等課程的教學。本科和研究生課堂教學每年逾2500學時,學生人數逾3000人。
目前本系共培養衛生統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55名(已畢業)、碩士研究生182名(已畢業)、公共衛生碩士(MPH)253名(已畢業)。
【科學研究】
本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統計學方法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時空統計學方法、時間序列分析、結構方程模型、項目反應理論、貝葉斯統計方法等);2、臨床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3、健康行為幹預與效果評價;4、健康老齡化研究;5、全球衛生理論與方法及其應用;6、流動人口健康促進理論與方法及其應用。擁有廣東省醫學重點實驗室“衛生信息學實驗室”,依托實驗室平台和研究中心,開展基于社區的大規模人群研究。近五年來,在相關的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共主持課題77項,包括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廣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結核病社區綜合防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美國國立研究院(NIH)、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英國Wellcome Trust等國際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31項,其他項目25項,近五年獲得資助經費6000萬元。近五年研究結果在國外有影響力刊物發表論文122篇,在國内核心期刊發表126篇。
【其他】
本系教研人員積極承擔社會服務工作,3人在國家級學術團體擔任主任/副主任委員/秘書長等職務、6人擔任常委/委員等職務; 4人在省級學術團體擔任主任/副主任委員/秘書長等職務、5人擔任常委/委員等職務。5人擔任學術期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