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發布人:太阳集团1088vip 發布日期:2015-08-2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太阳集团app首页“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以下簡稱學科)創建于1976年。1986年正式成立太阳集团1088vip後,學科主要由以下6個二級學科組成: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毒理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經過40年的努力,學科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都得到迅速發展。目前擁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衛生毒理學”;教育部特色專業和廣東省名牌專業“預防醫學”;國家精品課程“醫學統計學”。此外,學科目前擁有廣東省營養膳食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十二五”醫學重點實驗室-衛生信息學實驗室,廣東省 “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衛生毒理學重點實驗室,和廣州市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評價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6個研究中心和基地:廣東省預防醫學研究所,太阳集团app首页流動人口衛生政策研究中心,太阳集团app首页全球健康研究所,兒童孤獨症康複教育研究基地,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科技平台,衛生部衛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華南基地,One Health研究中心、心理衛生與行為醫學研究中心。與廣東省醫療衛生相關單位共同建立了教學科研基地,其中與中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成立了“太阳集团1088vip中山研究院”,為人群隊列研究、慢病防治、衛生政策、疾病預防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實踐教學提供了重要支撐。
  學科擁有一支以優秀中青年教師為骨幹,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充滿活力的學術團隊。現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講師18人;博士生導師18人,校内碩士生導師36人,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39人,太阳集团app首页“百人計劃”引進人才12名,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與科研隊伍。
  借助良好的科研平台,通過多年的發展和資源整合,學科已形成了6個優勢學科發展方向,包括:“營養膳食與健康及慢病預防”、“環境和職業暴露與人群健康效應”、“社會心理行為因素與身心健康”、“重大傳染病防控與應急預警”、“衛生信息與衛生政策研究”和“全球健康學”。各個方向在國内處于領先地位,承擔國家和省市資助的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能力不斷提高,獲得多項科技進步獎。依托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地域優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國家和廣東省的公共衛生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各優勢學科方向介紹如下:



1. 營養膳食與健康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
(1)根據我國居民遺傳背景與膳食模式的特點,在人群隊列研究的基礎上,闡述了膳食結構、重要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對代謝性疾病的影響及其機制;
(2)闡述了遺傳/表觀遺傳等因素與營養膳食相互作用在代謝性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中的作用;(3)尋找敏感有效的營養膳食與代謝性疾病相關的生物标志物;
(4)建立營養膳食質量與營養風險評估體系以及膳食營養幹預技術和方法;
(5)建立食物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危害效應及風險評估平台;
(6)為促進人群健康和慢病防治提供合理的膳食模式和營養措施。

2. 環境和職業暴露與人群健康效應:
(1)環境污染物的暴露組學研究、環境有害因素健康損害機制和毒性通路研究;
(2)在環境污染物暴露組、環境與職業暴露人群生物标志篩查/驗證和評價以及基于系統毒理學和模式生物的環境暴露生物檢測等方面取得成果;
(3)通過建立的人群環境和職業暴露現場,探讨健康效應風險評價的應用技術,為污染控制、保護人群健康以及相關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3. 社會心理行為因素與身心健康研究:
(1)吸煙與遺傳因素對代謝性疾病的聯合作用以及出生隊列研究;
(2)工作場所健康促進模式的應用推廣;
(3)與健康有關的生存質量的測量方法與應用研究;
(4)發育和行為障礙兒童認知、神經心理特征及相關腦機制研究,以及兒童行為問題的矯治幹預和兒童少年體質與健康相關生物學機制的研究;
(5)婦女保健、家庭心理咨詢指導工作及相關研究。

4. 基于社區的重大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與防控研究:重點在傳染病監測、風險評估和預警模型的方法學研究、基于社區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要傳染病流行規律和防治模式的研究與效果評價、人獸共患病研究、建立“One Health”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推進新交叉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5. 衛生信息與衛生政策研究:重點在流動人口衛生政策與衛生服務關鍵技術研究、醫療服務與健康經濟學研究、衛生政策制定/實施/效果評價研究、醫院管理研究、醫療保險研究、衛生信息技術/衛生信息平台建設、醫學統計學方法和大數據分析挖掘方法研究等方面。

6. 全球健康學研究:重點開展具有全球意義的健康問題研究,具體包括:有全球意義的衛生政策和體系研究(特别是政策和體系幹預項目的效果評估)、國際流動人口健康問題研究、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國對外醫療援助研究、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研究、實施科學(Implementation Science)研究等。聚焦具有全球意義的國内健康問題,注重與發展中國家聯合,同時大力開展與國際一流高校的合作,通過跨學科、跨地域、跨文化的協作研究,全面提升我校全球健康研究的能力。  
  
       遵循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學科發展規律和國際發展趨勢,學科将以服務人群健康為宗旨,以培養高素質的公共衛生人才為核心,積極整合并利用各種資源,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以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衛生需求的研究項目和産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科在全國公共衛生領域中的領軍作用,為争創世界一流學科奠定紮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