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評價重點實驗室

發布人:太阳集团1088vip 發布日期:2015-12-18

廣州市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評價重點實驗室2014年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創新委員會批準建設。實驗室瞄準全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重大科學問題,結合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和廣州地區主要環境污染與健康和食品安全問題,立足基礎研究,采取多學科交叉策略,以低劑量化學物混合暴露為主線,以轉化毒理學為主要研究思路和導向,依托國家重點學科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優勢,開展人群健康風險評價關鍵技術研究和開發,促進科技創新,同時為社會提供各種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各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檢測分析、毒效應的評價、疾病預防和控制措施。
       重點實驗室建設主要有四個方向:(一)環境化學物暴露與健康損傷的機制研究。包括“毒性通路”研究低劑量暴露—生物學劑量反應、轉基因動物模型的基礎應用研究、表觀遺傳學機制研究和低劑量混合暴露的研究策略;(二)環境污染物暴露組研究。包括環境化學污染物暴露譜分析技術、建立和發展高精度的分析技術、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學物的系統篩查和鑒定技術;(三)環境與職業暴露人群生物标志物篩查驗證與評價。包括環境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和暴露标志監測、人群效應标志物檢測技術、遺傳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和基于組學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技術;(四)基于毒性通路的計算毒理學風險評價技術。包括化學物作用毒性通路靶點檢測和數據庫建立、建立基于生物學活性的劑量—反應評價模型、基于毒性通路分析的 QSAR 模型構建和風險評價技術。
       實驗室主任由太阳集团1088vip的國家重點學科“衛生毒理學”學科帶頭人陳雯教授擔任;學術帶頭人包括何雲教授、董光輝教授、賈衛華教授、郝元濤教授。實驗室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術骨幹為帶頭人的強大學術團隊,擁有一支年齡、學曆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人才梯隊。實驗室擁有教授15人,副教授/副主任技師12人,講師6人,其中太阳集团app首页“百人計劃”引進人才9人。
       實驗室堅持開放性、先進性、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力求科學研究具備國際視野,參比國際管理體系标準,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的運行機制,努力建成為省内領先、國内具有一定影響的産、學、研一體的重點實驗室,并逐步跻身于國際同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