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舉行吹風會,對“公衛醫師處方權”進行回應!

發布人:張夢迪 發布日期:2024-06-2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本文截取吹風會上公共衛生部分進行詳細介紹。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在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壯大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方面。穩步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着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以基層為重點壯大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招收住院醫師12萬人,培養全科醫生4.7萬名。啟動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曆史性實現了編制資源向鄉村醫生開放。

  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有序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設置和建設,深化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改革,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衛生健康人才能力,開展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改革試點。


中國日報記者

  公共衛生醫師的處方權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國内部分城市在探索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請國家疾控局的沈洪兵同志回答。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 沈洪兵


  謝謝你的提問。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是疾控體系改革的重點任務,也是創新醫防融合機制的重要舉措,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醫師隊伍的專業能力,滿足群衆衛生健康服務需求。

  為了更好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近期,國家疾控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聯合印發了試點工作方案,并率先在黑龍江、廣東、海南、重慶等地啟動了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的試點工作。

  在制度設計上,我們主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維護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我們嚴把醫療質量安全作為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将公共衛生醫師的處方行為納入臨床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試點地區嚴格遵守醫師管理、處方管理、醫療質量管理以及醫療糾紛處理等法律法規,規範處方行為,保障患者安全,強化底線思維,嚴格過程管理,嚴守醫療質量紅線。同時,發揮公共衛生醫師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病防治機構的疾病随訪管理、綜合幹預等領域的專業優勢,确保為群衆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個方面,聚焦促進醫防協同、防治結合,把提升公共衛生醫師隊伍能力作為核心任務。我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特别是在一些專病防治機構中,選擇整體風險可控的部分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種,為培訓考核合格後的公共衛生醫師賦予處方權,助力構建預防、治療、管理等一體化的防治服務模式,提升服務的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推動“醫”和“防”真融合、深融合。我們這裡的試點對象是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專業專病防治機構當中的一些公共衛生醫師,選擇整體風險可控的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種,開展處方權試點工作。

  下一步,國家疾控局将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指導試點地區立足實際、積極穩慎、循序漸進,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做好總結評估,推動試點工作深入開展,為相關部門後續出台《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管理辦法》奠定實踐基礎。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近年來,我國藥品審評審批改革不斷改進,請問對創新藥有什麼支持性政策?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國家藥監局黃果同志回答。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 黃果


  在服務臨床用藥需求方面。我們将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兒童用藥、罕見病用藥、重大傳染病用藥、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創新疫苗等納入加快審評審批範圍,鼓勵以臨床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研發。


中新社記者

  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在多地開展,目前這項工作進展情況如何?執行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謝謝您關注這個問題,請沈洪兵同志介紹相關情況。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 沈洪兵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探索建立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指的是在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辦醫院設立專兼職疾控監督員,監督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開展情況,督促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責任,就是要将疾控監督工作的關口前移。這是一項新的制度設計,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2023年,國家疾控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在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廣東、四川、陝西、甘肅等9個省份先行開展試點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探索如何選派疾控監督員。試點地區因地制宜,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豐富人員遴選渠道,探索優化人員配置數量和組合形式。例如,浙江省探索對中小醫療機構實施“一員多點”,對大型綜合醫院實行“多員一點”,對醫共體采用“多員多點”等不同形式的疾控監督員派駐模式。

  二是探索疾控監督員的主要職責。國家疾控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了《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控責任清單》,提出了33項具體任務,明确了醫療機構在傳染病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的職責,也為疾控監督員如何履職提供了政策依據。

  三是探索推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在試點中,疾控監督員積極發揮作用,促進醫療機構把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落到實處。例如,湖北省充分發揮疾控監督員“偵察員”“通信員”“指導員”作用,通過開展巡查,督促醫療機構對監測預警異常信号進行排查并開展風險研判。在四川省,疾控監督員通過現場檢查、參加院級會議等方式深入醫療機構,把監督的觸角延伸到“最後一米”。

  總體看,第一階段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将在去年試點工作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在全國所有省份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開展試點,實現由局部到整體,穩紮穩打,确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謝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最後一個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分級診療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制度設計,請問今年在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将出台哪些舉措,促進構建有序的診療格局?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感謝您對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視,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落實分級診療的重要環節也是主要抓手,對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方便群衆就近看病、看好病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在提升基層能力方面,首先,推動基層提升能力和水平,推動基層“自強”。加強中心衛生院能力建設,提升設備配備水平和醫療服務綜合能力,重點加強兒科、呼吸科、口腔科、康複科等短闆科室建設。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以促進人員、技術、服務、管理下沉為重點,增強縣域整體服務能力,使更多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在縣域内得到較好診治。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動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落實基層便民惠民10項舉措,不斷提升群衆在家門口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和感受度。其次,要給基層派“外援”。組織城市三級醫院支援縣級醫院,城市二級及以上醫院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支援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支援村衛生室,通過“組團式”幫扶,建立名醫工作室、師帶徒等多種方式,切實促進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第三,要培養“骨幹”人才。今年将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持續開展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着力提升基層骨幹人員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和傳染病的識别、處置等能力。指導各地推進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招聘和編制等待遇保障工作,吸引大學生村醫穩定服務農村。

  在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以省為單位,持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等一攬子行動方案,督促地方落實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進一步指導11個綜合醫改重點省份率先探索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地市為單位,實施好中央财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加強項目管理,支持示範城市率先形成市縣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經驗,以醫院為單位,重點抓好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着力推進學科、技術、服務、管理創新和人才培養,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樣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闆。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裡,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點擊閱讀原推送



轉載來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初審:陳霞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