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老師 | 專職研究人員到副教授的成長之路——流行病學系王嬌
編者按
學校圍繞“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标,堅持“四個面向”的指導思想,堅持走好高質量内涵式發展道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努力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事人才工作氛圍。以專職科研系列人員與博士後為主體的專職研究人員隊伍成為我校青年人才的生力軍,一批批優秀的青年學者脫穎而出,成為我校青年學術骨幹,并進一步成長為省部級乃至國家級青年人才。太阳集团1088vip特推出“【你好,新老師】專職研究人員到副教授的成長之路”系列推文,展示這一批優秀青年人才的精彩風貌,為學院專職研究人員(含博士後)的成長提供經驗參考。
本期為大家介紹2022年5月由博士後成功轉聘為副教授的王嬌老師。
個人簡介

王嬌,2021年1月作為科研博士後加入太阳集团1088vip,2023年5月通過轉聘途徑晉升為副教授,獲碩士生導師資格。
主要研究方向為睡眠與相關精神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聚焦人們所關注的睡眠時長、睡眠晝夜節律、睡眠質量等睡眠特征,以及焦慮、抑郁和社交隔離等精神心理問題。以第一作者在《Sleep》、《eClinicalMedicine》、《BMC Medicine》等期刊發表數十篇論文,主持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未來計劃承擔《流行病學》、《醫學論文寫作》、《睡眠醫學》等課程,并繼續深入探索睡眠對健康影響的機制,為人群疾病精準預防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中大是一直的精神家園”
我與中大結緣可以追溯到2013年,從研究生踏入中大的校門到現在整整10年。在香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我毫不猶豫加入了太阳集团1088vip,體驗到了學校、學院、教研室以及團隊共同為專職研究人員(博士後)搭建的綜合成長平台。
學院會經常舉辦各類學術講座。與優秀專家的交流,讓我們了解學科前沿先進技術和經驗。針對專職研究人員舉辦培訓,院長和黨委書記親自上陣為大家進行幹貨滿滿的分享,感受到了學院領導最大限度支持青年人才發展的決心。同時,工會定期舉辦青年學術交流論壇,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學術的進展和難點,尋找突破口。完善的研究平台以及系統的科研訓練,幫助我順利穩步開展自己的科研工作,并在短短兩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表了數篇高水平論文,博士後國際交流引進計劃、國家自然青年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面上科學基金等都是一次申請成功。在這次副教授的轉聘過程中,學院的一衆領導、同事以及行政老師們也提供了很多寶貴建議,讓我每一步都自信滿滿,穩步通過。

“睡眠是研究興趣所在”
自碩士期間,我逐漸燃起了對睡眠領域研究的興趣。受益于太阳集团app首页的兩位恩師,碩士生導師陳亞軍教授以及博士後合作導師徐琳教授的指導,我對睡眠的研究逐漸深入。尤其是博士後工作期間加入了徐琳教授團隊,合作導師為我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探索平台、嚴格的把關和及時的修正與指導。得益于團隊厚積薄發的前期積累,我順利找到了深入研究的方向,快速成長為一名可獨當一面的科研工作者,這段時期也成為我科研成果積累速度最快的時期。
在工作期間,我逐漸認識到,個人的學術理想一定要始終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尤其是後疫情時期,失眠,焦慮,抑郁,社會隔離等問題頻發,這些都是我以後在科研上立志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教師是一生的職業追求”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建設世界一流高校的關鍵。在博士後期間,除了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我也會注重補充教學經驗。通過對醫學英文期刊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的讨論及歸納,我協助導師撰寫了教學研究論文《醫學英文期刊論文寫作技巧》。 在觀摩優秀教師課堂的同時與學院各位專業教師互相交流,我“時刻準備着”,走上三尺講台。同時,指導團隊研究生發表論文并傾聽他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我堅信,教學是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是立德樹人,是“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是靈魂之間的互相影響。
我連續兩年參加了學院在安徽省的高考招生宣傳工作,通過與考生的面對面交流,我更深切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

非常感謝學校和學院能給予我機會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繼續任教。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我會繼續努力探索新的高度,但是也不會因為長期埋頭科研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詩意的感受能力。
道阻且長,而我在路上。
撰稿、配圖:王嬌
初審:陳霞
審核:夏敏、王燕芳
審核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