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統計學課程虛拟教研室集體備課會順利召開
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為了提高教研和備課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醫學統計學課程虛拟教研室”于2022年9月22日舉行了集體備課會,凝聚集體智慧,打造高效課堂。會議主要内容為集體備課和教研讨論,10所參與虛拟教研室建設高校的牽頭人、骨幹教師以及教學秘書共60餘人參加了線上會議。本次會議由虛拟教研室負責人郝元濤教授主持。

會議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為南京醫科大學趙楊教授、中國醫科大學劉紅波教授、青海大學劉燕副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黎燕甯教授分别進行假設檢驗基礎、方差分析、卡方檢驗和秩和檢驗章節的說課。四位老師準備充分,從“教學對象”、“教學内容、前後銜接、邏輯思路”、“教學方式、“教學目标、重點、難點,解決方法”、“課程思政”、“時間安排”、“參考教材、文獻等”、“學習資源”、“課後作業、拓展與延伸”、“教學反思和建議”等方面給大家帶來了條理清晰、内容全面、重點突出的說課。
因為授課内容的不同,并與各自學校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四位老師的說課各具特色。其中,趙楊教授将知識點的劃分按照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來進一步區分,更利于對知識點的認識;在解決抽象問題時,南京醫科大學的教學用到了很多虛拟仿真的實驗,能夠幫助同學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劉紅波教授講授的方差分析在内容上承前啟後,怎樣教好這一章,她提出了很好的方法: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強調實踐的重要性等。劉燕副教授的教學運用了很好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例如采用智慧教室進行案例讨論教學,運用雨課堂及時進行教學反饋等。黎燕甯教授在課程思政方面的切入:介紹科學家Wilcoxon在推行非參數統計方法做出的重大貢獻,增強學生科技強國的信念;教育學生要用客觀正确的分析結果來驗證研究假設,誠實守信。

會議第二部分,各參與高校成員圍繞四位老師的說課,并結合本人、本校的實際進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如何利用智慧課室來開展互動式教學?在全面開展線上教學的特殊時期,如何提高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對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學生,如何更好的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如何依托虛拟教研室平台,利用虛拟仿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教學?

最後,郝元濤教授總結發言:這次集體備課,四位老師進行了精彩的分享,每位老師都在教學中深耕多年,對教學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和見解,對我們其他人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如何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也是我們一直探索的,希望能借助虛拟教研室這個平台,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借鑒。

撰稿:曾芳芳
配圖:朱淑明
初審:王慶、顧菁、陳雯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