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 | 抓住“人才強校”牛鼻子,中大迎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發布人:範趙钰 發布日期:2021-11-02

  10月31日,為期兩天的2021太阳集团app首页秋季工作會議圓滿落幕。本次會議以“人才工作”為主題,與會代表圍繞人才強校積極建言獻策。

  會後,不少單位陸續組織學習貫徹秋季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院或者部門實際,研究下一步如何做好人才工作,進一步統一認識,找出對策方案,讓本次秋季工作會議精神,真正落到實處細處!

  對于學校事業來說,“人才強校”戰略如同牛鼻子,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之一,具有盤活棋局的棋眼之效,太阳集团app首页牢牢地把握了這個牛鼻子,給學校“雙一流”建設帶來了哪些發展新機遇?

  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的學習貫徹落實才能站在更高的起點,才能實現更大目标。


積極搭建校内多學科交叉創新平台
大力實施人才倍增計劃
持續打造“人才蓄水池”
加大海内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育
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
這一切都是為了實現
“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十三五以來,
太阳集团app首页不斷強化人才強校戰略,
做實做新做大人才工作。
并頻頻推出強力舉措:
對内,勇于探索加快改革;
對外,不斷發出引才用才的誠摯邀請。

這背後,
既是學校加快步伐推進事業發展的決心,
也是聚天下英才、為國家做大事的使命。
 

 

-1-

“人才強校”,關鍵一役


  2015年,想“做大事”的太阳集团app首页,面對“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标,尋找差距,盤點家底,算了一筆賬。

  “生均教育資源不足、工科發展短闆明顯、研究資源投入不足、人才培養基礎薄弱”,深入分析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人才不足的問題。

  從2015年開始,學校提出倍增計劃,首先實施的就是人才倍增計劃,打造“人才蓄水池”,為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粵港澳大灣區攬才、引才、留才。

  太阳集团app首页之所以要加強“人才強校”戰略,就在于這不僅僅關乎學校的發展,更關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有足夠數量的優秀人才,才能具有實現這句話的前提。中大作為國内前列的綜合性大學,必須為國家、為廣東承擔更多的本科生培養任務,這是服務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職責所在,當然義不容辭。做好人才工作,乃題中應有之義。
 

太阳集团app首页南校園學人文庫


  六年過去,站在2021年,我們回望:學校教師隊伍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理工科教師隊伍已逐步增大;專任教師總量淨增50%左右,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48%,具有博士學位的占比92%,努力增加教師數量,為“十三五”期間積蓄快速發展的結構性力量,不斷改善“小馬拉大車”的問題。


-2-

築巢引鳳,引得來,留得住


  這些,得益于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書記校長堅持親自把“人才引進”關,并多次召開全校性大會,動員大家上下一心、團結一緻,不斷總結反思,摸索出有效的聚才舉措——“人皆伯樂、以才聚才”,凝煉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中大經驗。

  2015年,學校創辦太阳集团app首页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積極在學術交流中發現人才,在合作研究中吸引人才。疫情期間,依然開展“雲論壇”,開拓了人才工作“雲宣講”“雲招聘”等創新路徑。

  6年的耕耘,這一平台已在海内外形成廣泛影響力,每屆論壇均吸引了全球各地幾千名青年才俊,集聚了一大批愛國奉獻的青年英才與中大結緣。
 

太阳集团app首页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回顧


  人才加盟中大,多措并舉,努力滿足他們的教學科研空間需要,“十三五”期間,學校部署了相關的事業發展規劃、學科發展規劃和校園建設規劃,逐漸形成了一個軟件硬件協調配合的引育培養體系。


  築巢引鳳、以業聚才。從2015年到2021年,太阳集团app首页辦學空間得到拓展,學科門類更加齊全,平台建設創造機會,這些既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負的優秀人才聚集中大,也為人才開辟了施展才幹的用武之地。
 

太阳集团app首页已初步形成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


  引鳳更要留鳳。太阳集团app首页形成“信心引才、事業引才、平台引才、待遇引才、文化引才”的引才理念,既講引進人才,也講留住人才、服務人才,讓人才成長與學校發展同步同行。

  為了讓人才專心科研教學,無後顧之憂,學校打出組合拳,盡力全方位解決人才的困難。
 

太阳集团app首页深圳附屬學校小學部教學樓


  進入中大,學校努力為人才搭建事業發展平台,優化事業發展空間。在考核、晉升、選拔等成長路徑上,下大力氣、投入資源,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構建新的人才評價體系。太阳集团app首页很早就探索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目的就是推動“破五唯”,真正地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

  對關乎人才成就感、幸福感的制度環境、人文環境等,學校也不遺餘力地提升體驗。比如推出高層次人才“一站式”報到服務、加強信息化建設讓手續“多跑網路,少跑彎路”、提供“掌上”查閱辦事流程,讓“數據多在網上跑,人才少在線下跑”。

-3-

功以才成,中大迎來三大新機遇


  “十三五”期間,學校依靠“人才強校”這個牛鼻子,不僅解決了制約學校發展的諸多限制,也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太阳集团app首页深圳校區


  新結構正在形成。經過幾年努力,學校人才隊伍數量不斷壯大、質量不斷提升,尤其是結構得到優化,新的人才結構正在加速形成。引進的“百人計劃”人才65%以上有海外求學或工作經曆,青年學術精英新增人數位居全國前列,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比2015年實現倍增。這些基礎将有利于“十四五”深挖人才潛力,提升人才效能,也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優質的師資保障。

  太阳集团app首页的師資隊伍,包容性不斷提升。

  過去幾年,各類人才成長迅速,很多已進入高層次人才梯隊。随着人才的成長,未來學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将繼續逐步提升。
 

太阳集团app首页南校園宿舍樓


  新動能正在聚集。學科建設是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優勢。實踐證明,人才強校戰略對于加快學科建設,做強人才培養基礎具有強大的推動力,逐漸成為加快發展的新動能。

  比如2015年,為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學校在珠海校區啟動海洋學科群建設。6年後,學校涉海的人才數量增加超過三倍,研究生人數增加近兩倍,本科生人數增加超過一倍。海洋學科群大師雲集,群星閃爍——陳大可院士、戴永久院士、張培震院士、高銳院士、王複明院士,這些高層次人才的“頭雁”效應尤為突出,學科群建設發展開始嶄露頭角。
 

太阳集团app首页珠海校區


  學校的人才高地正在形成人才勢能,将推動太阳集团app首页駛上發展“高速路”。

  新局面正在打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懷“國之大者”而共赢。十三五”期間,“人才強校”戰略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注入澎湃動力,也為幹事創業的人才打造了成長快車道。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在“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新時代号令下,我們要有充分的自信,繼續牢牢把握“人才強校”這個牛鼻子,明确我們所處的新局面,所站的新起點,團結一緻、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朝着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标不斷前進!
 



來源:黨委宣傳部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