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團委聯合信息管理學院團委赴大嶺山革命根據地開展黨史學習團日活動

發布人:範趙钰 發布日期:2021-04-26

  4月10日下午太阳集团1088vip團委學生會骨幹與信息管理學院青馬班成員一起到東莞市大嶺山抗日革命根據地現場學習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在大嶺山上建立的抗日革命根據地曆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詳細了解革命根據地内大隊部、操場和交通站等舊址背後的精彩故事。
 

1
參與活動同學們合影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裡一處原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的建築群體,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築,該舊址共包括9處文物點。1940年秋,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根據中共前線東江特委的指示,挺進東莞大嶺山地區,開辟了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該舊址是東江縱隊主要領導人指揮東莞地區抗日遊擊戰争的機關所在地,在中國華南地區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同學們認真聽講解員講解大嶺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曆程,人民軍隊當時在此地進行的各項工作等,并積極與講解員互動,回答講解員提出的黨史問題。
 

23


  革命根據地舊址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年代特有的風貌。夾雜着稻草杆的泥磚砌成的舊房讓我們感到革命根據地環境的艱苦,同時更聯想到革命戰士抗戰的艱辛。行走在這些老舊房子之間的小巷子裡,仿佛把我們帶回到那個革命的年代,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3



  舊建築裡面也充滿着革命時代氣息。走進房間裡,大家都被擺放的舊物件吸引。煤油燈、舊茶壺水壺、草鞋等就像是在述說着人民軍隊在此處的革命生活。雖然有些物件是後人仿造的,但是它們仍不乏豐富的革命内涵和感染力,更讓大家感受到抗日戰争的艱難。
 

45



  參觀活動接近尾聲,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感觸深刻。同學們了解到黨在廣州地區的早期革命發展曆史,學習了革命前輩艱苦奮鬥、愛黨愛民、無私奉獻等優秀品質,朝着一名合格的愛黨愛國的黨的偉大事業的接班人的目标更進一步。

 

  附:部分同學心得體會

倪婕:

  走進大嶺山革命根據地,依山就勢的客家村落映入眼簾,而在81年前的1940年,東江縱隊的前身之一——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就在這裡建立了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應學習革命前輩們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弘揚革命傳統與革命文化,用青春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王爽:

  在此次參觀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抗日軍民艱苦奮鬥的精神。在舊址,我明顯能夠看到當時艱苦、惡劣的抗戰環境,物資匮乏、生活簡樸,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東江縱隊的戰士們仍舊能夠頑強抗戰,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守護民衆安全。緬懷先烈,回顧曆史,我們應該緻敬那些為抗戰而犧牲的将士們,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身上頑強抗争、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史為鑒,以人明志。


李蘭亭: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以數座依山而建的客家民居建立根據地,以小商店為掩護建立交通站,樸素的環境下卻創造了深入港九敵後、挺進粵北山區等一系列武裝抗日奇迹。曆史遺迹的保存和還原與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共産黨人艱苦奮鬥的精神和頑強禦敵的決心。我們如今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下,卻永遠不能忘記革命時期的腥風血雨,永遠也不能忘記,是先烈們艱苦卓絕的奮鬥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和平。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撰稿:陳未
初審:謝金華、鄭夢婕
審核:王燕芳
審核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