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劉躍偉副教授團隊在JACC發表重要學術成果
近日,由太阳集团1088vip劉躍偉副教授團隊牽頭開展的大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取得了新進展。該團隊基于大樣本人群發現,大氣污染物短期暴露與心肌梗死死亡風險上升有關,研究成果于2021年1月18發表在心髒病學與心血管醫學頂級雜志《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JACC; CiteScore Rank: 1/324),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研究所主任Sanjay Rajagopalan教授發表同期述評,對該研究進行了肯定和解讀。

據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估計,2019年由空氣污染導緻的過早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2%,這也使空氣污染成為全球男性和女性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研究證據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空氣動力學直徑≤10的顆粒物)、PM10(空氣動力學直徑≤10的顆粒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大氣污染物,會增加人們突發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的風險。缺血性心髒病是全球範圍緻死人數最多的一類疾病,其中超過30%為心肌梗死,由于心肌梗死緻死率高且大氣污染物暴露是一種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了解大氣污染物暴露對心肌梗死死亡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衛生學意義。然而,目前相關研究較少,大多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且研究結果并不一緻。

因此,劉躍偉團隊聯合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機構,基于國家死因監測系統、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台、陸面數據同化系統等監測數據,采用病例交叉設計對2013-2018年湖北省151,608例心肌梗死死亡病例進行了調查分析,定量評估大氣PM2.5、PM10、SO2、NO2、CO和O3短期暴露(死亡當天與前一天的平均暴露濃度)與心肌梗死死亡之間的暴露-反應關系。結果發現,PM2.5、PM10和NO2暴露與心肌梗死死亡風險上升之間存在顯著關聯。PM2.5和PM10在較低水平時,心肌梗死死亡風險随暴露升高呈直線上升趨勢,暴露每升高10 μg/m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風險分别上升4.14%和2.67%,而達到一定濃度(PM2.5, 33.3 μg/m3; PM10, 57.3 μg/m3)後,死亡風險趨于穩定;NO2與心肌梗死死亡風險呈線性關聯,其暴露每升高10 μg/m3,死亡風險增加1.46%,且這一關聯在老年人中更為明顯。
該文作者在研究結論中表示:“這些發現有助于人們進一步深入了解大氣污染對心血管系統的急性不良影響,同時強調普通人群和公共衛生決策者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氣污染暴露水平,特别是對于老年人和心肌梗死高風險人群。”該項研究工作得到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江蘇省社會發展項目等機構/項目的支持。
論文鍊接:https://www.jacc.org/doi/abs/10.1016/j.jacc.2020.11.033
同期述評鍊接: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0.11.032
撰稿:鐘豔靈
初審:謝金華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